时间:2021-3-29 10:47:51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3月27日,桂平市举行“讲好桂平故事西山茶品尝会”活动,活动以茶艺表演、诗词朗诵、古筝演奏、现场书法等内容,弘扬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凝聚全市40多家从事经营种植西山茶企业人员,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出谋献策,宣传和提高西山茶知名度,品茶会友,普及健康饮茶的知识。
桂平西山茶,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贵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于广西桂平市的西山。宋代开始种植。西山茶条索紧结、纤细习整,成龙卷状,茸毫显露,香气幽香持久,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醇和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桂平西山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7月20日,桂平西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桂平西山茶是广西传统名绿茶之一,因产于广西桂平市佛教胜地西山(古称“思灵山”)而得名,相传由西山僧尼选育而成。它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已闻名两广和湘、闽等地。明代,随着西山佛教文化的兴盛,西山茶作为僧尼日常必需的馈赠礼品,在粤、湘、桂等地广为流传,享有盛誉。
到了清代,桂平西山茶被列为全国名茶,选为贡品,西山茶进入鼎盛时期。清光绪《浔州府志》载:“西山茶以嫩、翠、香、鲜为特色”。民国《桂平县志》谓:“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右观音岩下,低株散植,绿叶铺棻,根吸石髓,叶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气芬芳,炎天暑溽,避地禅房,取乳泉水煮之,扑去俗尘斗,杭州龙井未能逮也。”
新中国成立后,西山茶在桂平西山洗石庵释宽能、释昌慧法师的努力培育下,有一定的发展,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20世纪50、60年代,两位法师先后三次将精制的西山茶敬寄给毛主席,毛主席鼓励“广种名茶,发展生产”(有中央办公厅回复函证明)。20世纪80年代开始,桂平开始大力发展西山茶。现全市西山茶种植总面积1000多公顷,是我市扶贫产业之一。
活动由桂平市西山镇党委、政府主办,西山镇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承办。(施小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21-3-29 10:47:51,点击:0
上一篇:桂平市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召开智慧城市与5G建设研讨会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