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桂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桂平城区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依法履行职责。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黄创优主持。大会执行主席黄创优、蒙爱杏、李凌明、陈丕钊、郑具清、廖恬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市领导还有卜凡、梁东、李重阳、徐旭、戴晓辉、陆献玲、陈家羡、潘振成、吴定一、宋殷等。
桂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443人,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403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场气氛庄重热烈。上午8点30分,黄创优宣布:桂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根据会议议程,代理市长卜凡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部分:一是2024年工作回顾;二是2025年工作安排;三是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桂平市撤县设市30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贵港市委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和“12344”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扩投资、稳增量、防风险、守底线,高质量统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好于预期,多项经济指标高于贵港市平均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连续19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连续15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10年获评为自治区平安县,先后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区制造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成效明显县、全区就业先进地区等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荣誉。
全市经济增速再提升,总量保持全区前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30.97亿元,快速跨过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和贵港市平均水平1.4个、2.2个和2.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贵港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是贵港唯一连续3年财政正增长的县(市、区)。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双双排名贵港第一。园区经济增长迅猛,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8家,创近年新高。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重点发展的“四荤两素”现代农业占比快速提高,其中肉牛出栏7.25万头,位居全区第一;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8.69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19万吨,同比增长33.95%,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区第一;建成现代渔业陆基养鱼圆桶796个、跑道养鱼水槽237条,位居全区第一。“旅游旺市”加快恢复,全年接待游客1305.53万人次,增长14.61%;旅游总消费146.67亿元,增长13.85%,有效带动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
招商引资再提质,重大项目接连落地。新签约项目40个,合同投资额122.3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36%。招商引资当年新开工项目21个、竣工5个,招商引资累计投资完成额30.55亿元,完成任务的122.2%,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额26.56亿元,完成任务的204.25%。获评为全区制造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成效明显县(市、区),获自治区财政一次性奖励资金50万元、建设用地指标80亩。
投资建设再提速,发展根基更加稳固。继续实施自治区、贵港市和桂平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85个,新开工项目29个,竣工35个,累计完成投资117.55亿元,序时进度位居贵港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扭负转正。
社会事业再提优,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全年民生支出79.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7.29%。新增城镇就业519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5万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4238.43万元,排名贵港市第一,成为全区唯一连续7年获评为就业先进地区的县(市、区)。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83个,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市人民医院2号住院楼、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竣工使用,可容纳床位1235张。782种药品、79类医用耗材实现集中采购,药品、耗材价格平均下降48.87%和67.4%。铺岭棚户区改造工程、蒙圩机场拆迁安置区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54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建成交付,成功打通兴桂路二期、郁江西岸沿江路等城市主干道,沙岗大桥加快收尾施工,长安片区迎宾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政府工作报告从六个方面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回顾:(一)围绕经济抓产业、聚集群、扩增量,经济建设更有活力;(二)围绕园区抓招商、促落地、见实效,产业基础更加稳固;(三)围绕发展抓改革、提质量、优服务,内生动力更加充实;(四)围绕城乡抓建设、强配套、优生态,家园环境更加美好;(五)围绕民生办实事、增福祉、促和谐,幸福生活更有温度;(六)围绕自身抓建设,强法治,优效率,政府工作更有冲劲。
报告指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贯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事关桂平未来、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贵港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贵港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抓项目、抓经济、抓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内需促消费,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按照贵港市委建设“一区五园五中心”工作部署,重点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两年有突破”目标,紧扣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等“四大攻坚”,脚踏实地,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感,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奋力开创新时代桂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6%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达到自治区要求。
为此,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聚精会神抓园区,做优培强工业经济,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二)坚定不移抓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三)千方百计抓消费,充分释放内需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四)纵深推进抓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五)持之以恒抓生态,筑牢生态红线屏障,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六)用情用力抓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七)毫不松懈抓安全,守牢安全风险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大局。
政府报告指出: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新挑战对政府工作寄予了更高期望,我们将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在新的赶考路上扛起责任、彰显担当。
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蒙爱杏向大会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也是我市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不断助推桂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蒙爱杏指出: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市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贵港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聚焦“两年有突破”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努力造福一方百姓。
根据大会议程,市人民法院院长李发坚向大会作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张文信向大会作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还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桂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桂平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大会选举办法草案等。
驻浔自治区、贵港市人大代表、市直和驻浔中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退休干部代表、出席政协第十一届桂平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龚旭山 蔡宇宁 林秋云 黎育佳 李伶 韦金成 李林峻 梁栩然 陈晓磊)